高级搜索:
专题专栏

专题专栏

我的公文写作研究之路(二)---岳海翔

作者:岳海翔 来源:中聚达公文学教育研究中心 时间:2023-03-27 16:27:21 浏览次数:

从这件事中,我充分感受到了何玉麟先生的语言魅力和文字功底,也感受到了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。结识这个编辑是我一生的幸运,因为他的文字表述水平太有风格了,是真正的高手。

从这件事中,我充分感受到了何玉麟先生的语言魅力和文字功底,也感受到了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。结识这个编辑是我一生的幸运,因为他的文字表述水平太有风格了,是真正的高手。


当时一般作者给报社、杂志社编辑写信,多数根本就不会理你。而恰恰是因为有了这次“风波”,也才有了跟何玉麟先生长达5年多的书信往来,从未间断过。


所以可以肯定地讲,何玉麟先生是我写作研究道路上的引路人,没有他的支持,就不会有后来大量文章的发表,也就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。  


  •  言归正传,这场“风波”我是如何平息的呢?


  • 1990年正好赶上北京第11届亚运会,我妻子在工商银行上班,她们单位发了亚运会纪念币,面额6元一枚,我就把这两枚纪念币塞进信封里寄给了何玉麟先生。结果马上就收到了他热情洋溢的回信!第3封信是这样写的:海翔同志!(姓就去掉了,显得亲切)信及亚运纪念币均收到。


  • 您的一片挚情,心领了,容日后偿报。我儿子(念高二)是个体育谜,纪念币就代您转送,也算小小礼物一件。他今年参加上海青少年写作大奖赛,文章获特等奖(详情请看文汇报9月10日2版),我代他向您致谢!


  • 这里,我们看看,从称呼上就显得比原来进了一层,而且一拉家常,一下子就拉近了双方的心里距离,同时还把他的孩子很自然地介绍给我。在看用语,”挚情””心领了“容日后偿报”,多么准确、简练。更加重要的是他把亚运币转交给他儿子,”也算小小礼物一件”。


  • 这种用语就极有特点,按我们一般人的文字表达习惯,我们都会说“就算是一件小小的礼物吧”,但何先生把“一件”写在整个句子后面,足见其独特的文笔风格。而这样,他把自己的孩子自然而然地介绍给我,接着写到:“一稿而用”之事已经过去了,不必介意。编辑部内,我已向同仁打好招呼,欢迎多多来稿。


  • ”这样,悬着多日的担心终于放下了。这里,我们不妨再看看何先生的用语:“一稿而用”之事已经过去了,不必介意。他没说”一稿二投“,“一稿二投”责任在作者,而“一稿二用”,责任在编辑部。


  • 何先生的语言表达层次之高,功夫之深,由此可见一斑。按照何先生的指点,我还真查了一下当年9月10日《文汇报》的第二版,当年暑期上海举办了有两万名中学生参加的作文大奖赛,经过激烈角逐,有1300个人进入决赛,最后获得特等奖的有4个人,其中就包括何玉麟先生的儿子何其亮。


  • 何其亮的这篇应试作文《就是要“班门弄斧”》,也是一篇杂文。最后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10月25日《文汇报》副刊版头条位置。何玉麟先生把报纸寄给了我,说让我给他儿子这篇文章提提意见,事实上他不是这个意思,而是“你看看我儿子这篇文章写的多好!”但当时由于年轻,我还真给他提了一条意见,我说标题就可以删掉一个字,就是“是”字,改成《“就要”班门弄斧”》,结果何玉麟先生马上给我写了回信,特别指出”《就是要“班门弄斧”》一题系大奖赛组委会命题,我也感到一个“是”字无用,英雄所见略同。


  • 从此往后,跟何玉麟先生的开往就越来越多,我的写作进步速度也越来越快,他经手在《秘书》杂志上就给我发表了30几篇文章。我们相互通信了有80左右封,至今我都妥善珍藏,不时拿出来阅读,从中汲取营养。1990年到2004年这个阶段,是我写单篇文章的高峰,几乎每年都要发表30左右篇,轮番在《秘书工作》《秘书》《秘书之友》《写作》《应用写作》《办公室业务》《秘书界》《文秘》《当代秘书》《广东秘书工作》《秘书战线》《鄂尔多斯文秘》《现代秘书》《司法文书与行政公文写作》《秘书园地》《领导科学》《公共关系》等等,都有我大量的文章发表,概略统计不下500篇。


  • 而这些成就的取得,我不能忘记何玉麟先生,是他深深感染了我,是他启发了我,使我有开始的稚嫩逐步走向成功。


  • 但尽管交往了几年,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,一直都是神交。前年我得知何玉麟先生已经不幸去世了,成了我终生的一大憾事。